彎彎的月亮原唱(彎彎的月亮歌曲 原唱)
最近很多小夥伴想了解彎彎的月亮原唱,今天小編專門整理了彎彎的月亮原唱的相關內容分享給大家,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本文目錄一覽:
- 1、《彎彎的月亮》原唱者是誰?
- 2、彎彎的月亮歌曲 原唱是劉歡嗎?
- 3、彎彎的月亮歌曲 原唱
《彎彎的月亮》原唱者是誰?
劉歡。
《彎彎的月亮》是李海鷹作詞、作曲的一首歌曲,創作於1989年,由劉歡演唱,是音樂電視片《大地情語》的插曲。該曲收錄於劉歡1992年發行的個人專輯《蒙古小夜曲》中。
歌詞
遙遠的夜空
有一個彎彎的月亮
彎彎的月亮下麵
是那彎彎的小橋
小橋的旁邊
有一條彎彎的小船
彎彎的小船悠悠
是我童年的阿嬌
阿嬌搖著船
唱著那古老的歌謠
歌聲隨風飄
飄到我的臉上
臉上淌著淚
像那條彎彎的河水
彎彎的河水流
流進我的心上
我的心充滿惆悵
不為那彎彎的月亮
隻為那今天的村莊
還唱著過去的歌謠
故鄉的月亮
你那彎彎的憂傷
穿透了我的胸膛
遙遠的夜空
有一個彎彎的月亮
彎彎的月亮下麵
是那彎彎的小橋
小橋的旁邊
有一條彎彎的小船
彎彎的小船悠悠
是我童年的阿嬌
彎彎的月亮歌曲 原唱是劉歡嗎?
《彎彎的月亮》原唱是劉歡,李海鷹作詞、作曲的一首歌曲,創作於1989年,是音樂電視片《大地情語》的插曲。該曲收錄於劉歡1992年發行的個人專輯《蒙古小夜曲》中。
《彎彎的月亮》最早是由陳汝佳演唱,唱完以後李海鷹覺得不是很合適,他第二天就去北京,讓劉歡過來唱。劉歡看到這首歌之後很喜歡,隻是覺得唱起來不過癮,於是加上了一段高音。
該曲創作的初衷就是描繪一個美麗的珠江三角洲。李海鷹表示,是心中沉澱的情感記憶讓他首先寫出了旋律,想象著月光灑下來的朦朧畫麵,他填寫了歌詞。
在作詞的同時,李海鷹還對已經做好的旋律做了不少修改。從小在水邊長大的李海鷹記得,兒時擺渡要坐上一條彎彎的小船,劃船的是一位背著小孩的疍家婦女。歌曲裏的“阿嬌”和船就是疍家人的形象。
擴展資料:
《彎彎的月亮》是一首中國通俗歌曲的代表作品。通過該曲,李海鷹成功地將古典、民族元素與流行音樂進行嫁接。《彎彎的月亮》帶給人們詩一般的意境:夜空、月亮、小船、流水、小橋,這些意象,讓人沉浸在大自然靜謐美好的意境之中,詞中有畫、畫中有詞。
該曲為ABA的三段式結構,A段為陳述段,通過重複和變化重複加深印象,此段旋律由宮、商、角、徴、羽五個基本音組成,旋律朗朗上口、沁人心脾,頗具民族特色。
在A、B兩段中間有一個連接部,李海鷹采用的是兩聲部的襯腔伴唱,通過人聲的伴唱連接兩個主要段落,使歌曲完整流暢,一氣嗬成,這也是歌曲獨具匠心之處。
彎彎的月亮歌曲 原唱
《彎彎的月亮》歌曲原唱是劉歡。
《彎彎的月亮》是李海鷹作詞、作曲的一首歌曲,創作於1989年,由劉歡演唱,是音樂電視片《大地情語》的插曲,該曲收錄於劉歡1992年發行的個人專輯《蒙古小夜曲》中。1990年,該曲成為廣東流行音樂榜開榜歌曲,並連續取得了季度冠軍、年度冠軍。
《彎彎的月亮》是一首中國通俗歌曲的代表作品。通過該曲,李海鷹成功地將古典、民族元素與流行音樂進行嫁接。《彎彎的月亮》帶給人們詩一般的意境,夜空、月亮、小船、流水、小橋,這些意象,讓人沉浸在大自然靜謐美好的意境之中,詞中有畫、畫中有詞。
創作背景
《彎彎的月亮》創作於1989年的夏天,當時,音樂電視片《大地情語》製作組請李海鷹配插曲,他邊看電視邊寫曲子,差不多半小時就寫好了,取名“彎彎的月亮”。該曲創作的初衷就是描繪一個美麗的珠江三角洲。李海鷹表示,是心中沉澱的情感記憶讓他首先寫出了旋律,想象著月光灑下來的朦朧畫麵,他填寫了歌詞。
在作詞的同時,李海鷹還對已經做好的旋律做了不少修改,從小在水邊長大的李海鷹記得,兒時擺渡要坐上一條彎彎的小船,劃船的是一位背著小孩的疍家婦女,歌曲裏的“阿嬌”和船就是疍家人的形象。《彎彎的月亮》最早是由陳汝佳演唱,唱完以後李海鷹覺得不是很合適,他第二天就去北京,讓劉歡過來唱。
以上就是彎彎的月亮原唱的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